泸定震区水电受灾尚在排查,警惕地震次生灾害
作者:drake | 分类:热点资讯 | 浏览:18 | 日期:2022年09月06日地震发生后,山石掉落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冷碛镇附近的道路上。 (新华社/图)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央视新闻9月5日21时消息显示:截至目前,泸定地震已致超30人遇难,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
震中泸定县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红军长征时“飞夺泸定桥”便发生在这里,大渡河穿城而过,水能资源蕴藏丰富。
刚刚经历近十年来最严重伏旱的四川水电站,再次因地震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四川省水利厅初步统计,震中附近50公里范围内有大型水库水电站4座、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水电站176座、堤防39段,截至9月5日14时暂未收到较大水利灾情险情报告。
甘孜州水利局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掌握的信息是泸定周边的康定市、丹巴县的水电站没有受到影响,发电情况正常,而震中泸定县由于通讯中断,具体情况正在排查中。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立即启动国家地震应急三级响应,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5日14时,南方周末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第一时间赶到部指挥中心调度部署人员搜救、灾情核查、震情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等工作,派出由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带队的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同时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赶赴震区。
灾区部分区域通讯中断,受灾情况尚在排查
“地震发生后,我们已经派出了4个工作组下沉到泸定一线了解情况,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的通讯中断,我们还没能与他们取得联系。”9月5日17时,甘孜州水利局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处于失联状态,现在无法确定水电站受影响情况,“可能有受影响的信息也送不出来”。
据泸定县政府官网介绍,泸定水资源总量为18.75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927.9毫米,水力理论蕴藏量为186.079万千瓦。
泸定县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多个水电站,包括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大岗山水电站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硬梁包水电站等,地震对水电站的影响是众人关心的问题。
5日16时,南方周末记者多次致电泸定县应急局长、自然资源局长电话,均提示无法接通。
据《川观新闻》报道,四川华电泸定水电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粟勇表示,泸定电站无大碍,目前正在对库区、大坝、厂房进行排查。地震发生时,水电站正在以40万的负荷发电,目前发电也没有受到影响。水电站还有一批人暂住在泸定桥宾馆,目前全员安全。
水利部第一时间向四川省水利厅发出通知,要求迅即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震区水库(水电站)、堤防、塘坝、农村饮水安全等各类水利工程和可能引发的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开展拉网式排查和风险研判,建立震损水利工程清单,逐一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排除险情;特别是对震损水库,要落实专人24小时巡查值守,及时掌握水库蓄水、运行状况等信息,必要时空库运行;发现险情后,要立即采取抢护措施消除险情,做好下游危险区群众预警和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甘孜支队在前往泸定县的路上发现塌方。 (新华社/图)
水电站经受强震考验
泸定水电站和大岗山水电站分别是大渡河干流规划调整推荐22级方案的第12个和第14个梯级电站。
其中,泸定水电站装机容量920MW,2011年10月正式投产发电;大岗山水电站装机容量2600MW,于2005年9月开工建设,2017年6月竣工。二者均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竣工投产。
“5·12汶川地震”后,国家发改委于当年5月20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水电工程防震抗震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今后西南地区所有新建大中型水电项目都要开展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抗震分析等工作,进行防震抗震专题研究论证和工程设计,并对工程抗震问题进行专题审查。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发表在中国工程院网站的文章指出,国家要求对重要的大坝工程,除了按照五千年一遇的设防水准进行设计校核外,还要对已建和在建的重要大坝工程,按照“极限地震”进行校核,就是保证在极限地震下不发生溃坝导致的对下游的严重次生灾害的地震灾变。
横断山研究会会长杨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国家在“5·12汶川地震”之后对地震区划进行了多次调整,尤其是对地震多发的西南地区,对抗震等级要求进行了提升,“电站大坝主厂房的抗震是没有问题的”。
甘孜州水利局水防科工作人员也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甘孜州每年都会对水电站编制应急预案,水电站是按照防8级地震进行设计。
根据《四川省水库地震监测规定》,根据水库的类型、规模和所处位置等指标不同,需要在库区蓄水前一年建成专用地震监测台网,以及设置强震动监测设施并保持运行。四川省地震局2020年6月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发表的一篇论文数据显示,泸定和大岗山两座水电站已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分别建成4个和8个地震监测点并投运。
在地震发生前几天,大岗山水电站还装备了震动监测的“新技术”。国家能源集团网站显示,8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针对大岗山水电站高地震烈度区高拱坝的特点,研发了“微震动监测+”技术,提升大坝安全快速预警能力,大岗山水电站是“世界上抗震级别最高的水电站”。而在2021年,泸定水电站地震监测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改造。
陈厚群在前述文章中指出,汶川地震比较强烈的地震区内,有4个100米以上不同类型的高坝,包括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坝、几乎满库的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碧口水电站心墙土石坝、宝珠寺混凝土重力坝,尽管汶川大地震超过它们的设防水准很多,但都没有被毁坏。“紫坪铺等坝有些损坏,但这些坝整体上是稳定的,经受住了特大强震的考验。”
2021年5月7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水电站。 (视觉中国/图)
谨防次生灾害
但是,水电站主体做好防震设计仅仅是基础,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地震发生时,水电站面临的危险不仅来自本身。
杨勇分析地震灾区周边的地形情况后认为,地震影响下,水库库区周边一些陡坡可能会发生滑坡和坍塌等自然灾害,可能会对水库库体造成破坏。“这种可能性很大,震中上下有两座电站,距离都不是太远。”
杨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大岗山水库的库尾就在震中一带,这一带的峡谷比较深、比较陡峻,山体也比较破碎,在地震震动比较厉害、时间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可能引发水库库岸的地质滑坡和崩塌落石,沿水库的公路也可能会受到一些破坏。
尽管大坝主厂房的防震设计没有问题,但是一些附属设施可能会受影响,例如一些非标厂房,以及库区周围的乡村建筑影响会比较大。
“四川持续高温干旱之后,9月份可能会有降雨过程,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次生灾害,例如泥石流等。”杨勇认为,由于高压输电系统主要是沿着峡谷头颈走行,地震还有可能会对水电站的高压输电系统产生影响,“进一步的(损失)情况可能要根据现场勘查结果(来判断)”。
四川省气象局天气预报显示,泸定未来三天多降雨天气,预计7日晚上到8日白天还将有大到暴雨。四川省气象局提醒,地震后地质条件脆弱,需加强防范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
国家电网提供南方周末记者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日16时,地震共计造成四川电网1条500千伏线路跳闸(已重合成功),500千伏石棉变电站3台主变受损,3条220千伏线路跳闸(均为电厂并网线路,1条已重合成功),5条110千伏线路跳闸(1条已重合成功),5座110千伏变电站停运,4座35千伏变电站停运、2条35千伏线路跳闸,46条10千伏线路跳闸,约4万用户用电受到影响。
目前,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地震二级应急响应,第一时间集结国网甘孜、雅安、乐山、眉山供电公司以及国网四川电力应急中心、超高压公司、送变电公司等1000余人、200余台车辆参与电力应急抢险工作。经全力抢修,截至5日19时,四川电网已恢复2座35千伏变电站、1条500千伏线路、2条110千伏线路、15条10千伏线路,恢复11938户用户用电。
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 黄思卓 南方周末实习生 钟财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