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数字赋能提速构建执行新模式 浙江法院执行“一件事”改革乘风破浪

作者:drake | 分类:热点资讯 | 浏览:44 | 日期:2022年09月13日

央广网杭州9月10日消息(记者 魏炜 通讯员 苏以云)“对方把房子卖给别人现在正在过户!再不去查封就来不及了!”近日,在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法院执行事务接待中心,申请执行人余某焦急不已。执行法官核实情况后,当即在线向资规局发起查封事项请求,协作部门工作人员即时在线接收司法文书。几分钟后,执行法官在线接收到反馈材料——房产已查封。

房产查封半个小时后,执行法官接到了被执行人王某的电话说立马就来付清欠下的款项。

数字赋能提速构建执行新模式 浙江法院执行“一件事”改革乘风破浪

以往,执行人员办案往往要到各地、各单位“登门临柜”查人找物,效率低下,还会经常遇到被执行人下落不明、隐匿财产、规避执行、不协助执行等问题,严重影响执行工作质效。

近年来,浙江法院适应信息时代潮流,以数字赋能为驱动,打破空间和时间制约,将整个法院审判执行、办案办公等各项工作全面、彻底地数字化,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业务流程的再造、诉讼制度的创新与法院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的彻底重塑,实现全业务平台通办、全时空泛在服务、全流程智能辅助、全省域资源整合、全方位制度变革。

建成“浙江法院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上线执行“一件事”多跨协同应用模块,有效解决了执行工作查人找物难、财产变现难、跨部门协同难等问题。

浙江省高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浙江全省每年有十几万起不动产司法查(解)封,每一起查解封都需要两名法院工作人员到窗口办理,粗略估算每年此类执行行为就有二十多万人次的工作量。依托执行“一件事”改革,可以优化配置司法资源,缓解案多人少矛盾,提高执行效率。

而执行“一件事”改革的浙江优势在于全域数字法院建设打下的扎实基础:2018年以来,浙江法院整合了原来的84个业务系统,建成统一的“浙江法院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建立“智慧执行”办案系统,实现执行领域8类案件、100余个流程节点信息、20余类涉执财产信息全部在线归集,每年全省近60万件执行案件,在同一平台全流程线上办理,打通了法院执行所有服务事项、所有办事流程、所有办案要素的数据通道。

数字赋能下,杭州市拱墅区法院司法拍卖辅助事务集成改革让跨越百公里的扣车行动在线上迅速完成,拍辅事务集约化、规范化办理,法拍车竞买人看样、付款、过户登记以及变现款结转、发放均线上完成、“一次不用跑”,有效解决机动车(动产)处置过程中的保管保值难、快速变现难、交付过户难、异地扣押成本高、当事人及参与竞买人办事烦等难题。

温州市瓯海区法院建设“被执行人资金流水分析”应用,运用算法自动分析被执行人海量相关数据,实现“一键秒算”,报告“一目了然”。

嘉兴法院在“跨域司法一体化平台”中研发上线“跨省域执行一件事”功能,实现申请法院与执行协作机关的线上协作互通,打通跨省域执行找人难、查物难、控制难的难点、堵点。

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带来的转变巨大:执行办案由“求人求部门办事”到“相关部门依法履行司法协助义务”转变,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由单部门“经验决策”向全社会“大数据决策”转变,从“一人包案到底”到“数人分段集约同时办一案”转变,浙江正构建“全域协同、繁简分流、事项集约、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管理精准”的执行新模式。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